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給台灣人正名


 陳毓鈞 (更新於蘋果日報,二OO四年十二月十八日)
        近來,由獨派人士所倡導的「台灣正名」運動,其中的一些訴求引起北京官學界人士的高度關注。譬如有人認為漢族和中國人並無必然關係(指從民族觀念認知),也有人認為在台灣的漢人和在中國大陸的漢人不一樣(指從血緣關係認知),更有人主張台灣民族和中華民族無關。


中國概念歷史溯源

  另外,在政治上為了「去中國化」,一些政治人物認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亦有人說台灣人是華人而不是中國人。因此,確有必要對漢人(漢族)、中國、中國人的歷史來源作一探討,因為筆者擔心若此一議題朝兩極化發展,很可能形成兩岸衝突的因素之一。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政府,漢朝承繼其遺產,並確立儒家為國家思想主流地位。由於漢祚長達四百多年,於是漢文化形成中國文化之代表,漢人與漢族概念於焉形成。

  以後二千多年來,不斷有非漢族的胡人(通稱)加入中華民族的熔爐。但最重要的是,他們大多接受了漢化,也成為漢人。因此,具有人文與社會科學知識的人都知道,漢族(或漢人)是以文化來界定的,而非單純血統論。

  再說,中國之概念則更早於漢族。殷商之前有夏朝,因之稱自己為夏族。《書經》記:蠻夷猾夏。《左傳》記孔子之言:裔不謀夏、罔不亂華。《說文》解釋:夏,中國人也,何以?因為「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華夏」之稱即由此而來,意即華夏居中而四周為蠻夷,又稱中國,即「中土之國」之義。另外,「中華」的稱謂亦是源自華夏的概念,含文明禮儀之邦之義。《書經》中早有中邦、中國之記載。


國際法上界定清楚

  自漢朝開始,官方文書皆有關於中國之記載,《史記》、《漢書》、《唐書》、《宋史》、《明史》莫不皆然,而且還出現「中國人」之概念。《漢書》記:秦始皇攘卻戎狄,築長城,界中國。宋朝文天祥講: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明朝鄭成功給荷蘭的招降書說:台灣者,中國之土地。寫《台灣通史》的連雅堂稱自己是中國人。孫中山在海外推行革命運動也是以中國人自居。日據時期,台灣抗日志士羅福星、蔣渭水、林獻堂等人莫不都以中國人立場反對日本異族殖民統治。

  十七世紀,西方崛起,興起民族國家,國際法形成現代國家的風格地位以及互動關係之依據,強調主權與領土之重要。當時中西接觸後,西方即以China稱中國這塊大地,也有用直接翻譯的「Middle Kingdom」。清朝時,華南一帶人民移居海外,亦有稱漢人、唐人、華人,外國皆以中國人(Chinese)概稱。可以說,中國是國家,清廷是政府,在國際法上的界定是十分清楚的。

  更進一步地說,中國為國家和國族之名稱,源遠流長,而歷朝之名號如漢唐宋元明清民國,係政府稱謂。改朝換代有如政府更迭,而由文化、歷史、地理、血緣、語言、文字、宗教等因素構成的民族和國家則永續長存。


中國觀深植台民心

  明鄭降清後,清廷設官治理台灣,西洋各國皆視台灣為中國之領土,主權屬中國。最明顯事例有二:一、鴉片戰爭後,清廷開放通商口岸,包括台灣淡水,都是列強和清廷用條約定之;二、一八七四年日本藉琉球「牡丹社」事件派兵三千侵台灣南部,美英兩國外交抗議日本入侵中國領土,並加以干涉,日軍不得不退。甲午戰後後,在列強暗助日本下,清廷割讓台灣,台民義憤,誓不服倭,對外發表獨立宣言,成立「台灣民主國」,電告各國曰:「日本欺凌中國,大肆要求」,並呼籲「各國仗義公斷,能以台灣歸還中國,台民亦願以所有利益報之」。足證中國之觀念早已深入台民之心。因此,能說中國人的後代不是中國人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