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北京看馬總統一周年

(擷自馬英九的變與兩岸大勢一書;第一部分 : 在北京看兩岸關係P.137 陳毓鈞著)

馬英九上任已快一年,此時兩岸形勢可以用「主觀上的認知尚在磨合,客觀上的氛圍大有轉變」來形容。馬在競選時曾說了一些討好綠色選民的言詞,就任之初也說了一些不得體的話,令北京產生「情緒上的反感」。但是,中共雖重視原則,卻也講求現實性和靈活性。去年「江陳會」啟動,北京認為是其對台政策最大突破,因此順勢而為,借力使力就成為最佳戰略選擇。為實現對台政策所設定目標,深化交流協商,擱置對馬的看法分歧,先掌握實現需要,推行有效可行的策略方法才是上策。

另外,北京對台政策的動向,也受到民進黨內部情勢發展的影響。北京原本期待被認為「務實開明」的蔡英文能夠帶領民進黨進行轉型。蔡擔任主席之初,民進黨內務實派人物曾訪北京,表達擬加強溝通想法,北京並未拒絕。

然而,張銘清被打事件及陳雲林一行被圍事件發生之後,蔡所表現出的言行,讓北京深感訝異。然後與馬政府所提出對大陸開放的經貿政策,蔡用「全盤否定」的賣台思維加以對抗,令北京不可思議。

其次,北京認為陳水扁弊案纏身,蔡可順勢和扁切割,並淡化民進黨的深綠色彩,但目前看來,蔡英文恐難辦到。還有,蔡的日本之行,其言行舉止,北京認為蔡具有強烈的親日情結,宛如李登輝再版,所以,北京不願把一個態度強烈而又敵視大陸的人做為打交道對手。

最近兩岸關係的發展,正是沿著胡錦濤所提出的全球和平發展大戰略的思維再推進。第三次「江陳會」上,增加每日航班,MOU終於踏出一步,兩岸共同合作打擊犯罪也有了正式協議。加上北京不反對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義成為世衛大會觀察員,上海世博會台灣館自中國館移出另立一旁,這些都是符合胡錦濤所說的兩岸尚未統一的現狀之象徵。至於馬政府所關切的ECFA,北京既已說出將朝建立兩岸經貿關係制度化目標而努力,達成正式協議的機會是很高的。

根據中時的長期民調顯示,馬自上任一百天後就一直有三八%左右的人不滿意其施政,四五%左右滿意,這說明馬的名望不若從前。據此北京涉台學者專家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未來尚有縣市長、立委、總統等選舉,國民黨能否保持優勢,馬英九能否連任,都是未知數,故對台政策慎重為宜,否則民進黨一旦重新執政,豈不是前功盡棄?有人認為只要不損害中國核心利益情況下,採取比較具有彈性且創意的對台政策,使兩岸都能獲得實際效益,對馬政府應有加分作用。畢竟面對一個逐漸熟悉而又溫和不具挑釁的人物,總比面對一位不確定又不可知的人物要來得穩妥。

兩邊的看法都有道理,依個人觀察,北京當局應會根據形勢演變的需要,採取較為中庸的做法,以便留下彈性和迴旋的餘地,調整政策方向,確保不致出現破局。


2009/5/7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