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擷自馬英九的變與兩岸大勢一書;第一部分 : 在北京看兩岸關係P.154 陳毓鈞著)
馬英九接任黨主席後要求國民黨員要背熟國父遺囑,讓人覺得好像回到從前的兩蔣時代。這不但引起不少國人訝異,也招致大陸傳媒笑說國民黨比共產黨八股。當然,人們早已注意到馬在祭告孫中山時都會流淚,這說明他對國父是十分尊崇的。然而背遺囑的作法處於今日時代中實已不合時宜,特別是在目前的臺灣政治環境下更顯格格不入。難道馬不明白這個狀況?恐也不然。那麼另一種可能就是做給大陸看了。
馬打孫中山牌給中共看
孫中山是兩岸共認的近代中國偉人,但對其歷史定位以及具體功過評價則有不同看法,而且大陸對孫中山的研究和瞭解,就比臺灣要廣泛深入,史料也十分豐富完整。所以,馬要打“孫中山牌”安撫北京就不能文不對題,說一套做一套。比方說,孫中山一生志業是要實現中國統一。然而在“中華民國憲法”仍是一中原則之時,馬在就職演說中卻公然宣佈他的政策系“不統”。同時,身為“中華民國總統”,馬從未公開認同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只在新臺灣人身份上大作文章,更對中國兩字避之唯恐不及。
大陸新近上映的《建國大業》中,一開頭就是毛蔣“重慶會談”握手鏡頭,毛說我們都是孫中山的信徒,孫的血液有社會主義元素,反帝反殖亦主張國共合作。馬系在國民黨保守右翼的反共教育下長大,被教育得不知社會主義為何物,對國共鬥爭史更是只知一半。因此,馬對共產黨是極端不信任的。李登輝曾說馬不會親中只會親美,這話頗有見地。因此,馬要國民黨員熟背“總理遺囑”實在沒有什麼意義,而馬英九對北京的政治盤算也不會見效。
十八全賀電中暗藏玄機
10月17日,國民黨舉行“18全”,北京一日內拍了3份賀電,確屬罕見。不過明眼人一看就知其中名堂。給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及馬英九的是用中共中央委員會名義,以祝賀召開大會為主,系“公事公辦”性質,給連戰和吳伯雄的則用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個人名義,賀其接任榮譽主席,內容具有個人情誼的惺惺相惜之意。
更不尋常的是當天晚間中央台把這3封賀電內容一字不漏宣讀,避免被有心人士加油添醋或另作炒作解釋。易言之,北京高層對馬英九的看法尚遠不及連吳兩人。
近日,臺北透過香港親台媒體,放話兩岸合辦“辛亥革命一百年”(即“中華民國百年慶”),又見到臺北意圖打“孫中山牌”的思維。不過,這種希望恐怕又會落空,因為北京對馬尚處於“聽言觀行”階段。
【2009/10/23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