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尊崇孫中山 怎能去中國化?

(擷自馬英九的變與兩岸大勢一書;第一部分 : 在北京看兩岸關係P.170 陳毓鈞著)

近日所發生的三件事,表面上看似不相關,實際上都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中華民國是什麼。其一是有關孫中山的爭議;其二就是海協會秘書長李亞飛在台演講指九二共識是「各表一中」,陸委會則回應台版是「一中各表」,一中指中華民國;其三則為大陸拍攝電影正面肯定國軍抗日的功勞史實。

 關於孫中山議題,依我看大部分是爭辯其人格和領導方式,而少探究當時的國內外形勢。關於孫中山個人,孫的夥伴蘇聯顧問鮑羅廷在他的回憶錄就提到孫是空想家,提出很多當時辦不到的計畫。國民黨內不少大老也批評他太理想化。不過,孫中山在「實業計畫」中所設想的建設,如今一一在中國大陸獲得實現。孫也說他是人不是神,孫被神話是由於國民黨黨內鬥爭和蔣介石的政治需要。所以,宋慶齡和蔣介石、宋美齡分裂了。

 孫中山的史料有許多現存在大陸,是臺灣看不到的,國民黨基於他是國父故把他當聖人看待,而不是客觀和科學地評價孫中山。但是不管如何,《時代》雜誌在上世紀末選出二十世紀亞洲二十位偉人,中國三人列榜為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

 《時代》指孫的偉大在於他替近代中國設立國家統一及民族振興的目標,為苦難中的人民帶來希望。這就是孫中山受到兩岸人民及海外華僑特別尊崇的原因。遺憾的是,標榜孫中山信徒的現在國民黨卻將「和平」和「統一」割裂,暗搞去中國化,還提出「不統」政策,真不知在捍衛孫中山的什麼?

 關於九二共識內涵的爭議,北京在沉默一陣子後,如今又再高調提出,主要是看出馬政府不遵守「一中憲法」,也不願碰觸「國家統一綱領」中的一中原則,而且儘量在迴避「中國概念」,也一再強調「任內絕不談判統一」。北京認為中華民國是中國歷史的傳承和延續,又是孫中山事業的理想信徒,如今卻不敢承認臺灣是「中國」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拋棄中華民國的立國精神和憲法原則,那中華民國到底在哪?臺灣在要求大陸實行自由民主的同時,是否也應反省把中華民國異化了?

 近年來,中共已開始正視中華民國的歷史地位和存在,特別是關於抗日戰爭中的正面作用。最早是讚揚「台兒莊大捷」中國軍的功勞,最近則拍攝電視、電影肯定國軍的貢獻。

 過去兩蔣時代,每逢七七都會舉行盛會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事實上,抗日戰爭是中華民國最重要也最光榮的一段歷史,它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亦為中國命運的復興發展保留了生機,連中共都不得不承認。然而,自李登輝上臺後以迄國民黨的馬政府,卻在淡化這段歷史,如今抗日勝利好像與中華民國無關。馬政府說明年要紀念中華民國百年,諷刺的是連抗日史實都不正視,要拋棄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的一切,那紀念中華民國百年又算什麼?


2010/8/19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