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兩岸互信基礎 不應損害

(擷自馬英九的變與兩岸大勢一書;第一部分 : 在北京看兩岸關係P.152 陳毓鈞著)


吳敦義以快刀斬亂麻方法處理熱比婭訪台的事情,消除了兩岸可能引發全面逆轉的危機。吳宣布之前,中共政協主席兼中央臺灣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賈慶林在第八屆《和平統一促進會》上指出尋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體諒和包容為不可或缺,也歡迎主張台獨人士回到和平發展道路上,熱忱歡迎民進黨人士訪問大陸。再對照九月二十六日雲林縣立委補選,馬英九屬意的國民黨人選落敗,兩件表面上看似不相干之事,卻有政治脈絡相同之處。

 馬英九突然宣布批准達賴訪台,確實讓北京措手不及,難以置信。北京初步反應是將指責放在邀訪者陳菊身上,但內部有熱烈討論。將近三個星期,氣氛顯得凝重。九月十八日中共四中全會舉行,當天上午國台辦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了中央的定調:望臺北珍惜兩岸得之不易成果,儘快消除不利影響。

 不料,胡錦濤出訪聯合國峰會前夕,臺北又傳出放映熱比婭電影風波,還傳出要邀請熱比婭訪台之事。北京立即採取兩面因應策略,一方面繼續貫徹胡的「寄望台民」工作方針,以「爭取多數,孤立少數」的懷柔求穩政策為重,確保國慶慶典期間平安過渡。二方面向美國表態施壓,所以胡錦濤見歐巴馬時,首度將台獨、藏獨、疆獨一起向美國總統表示嚴肅立場,因為這三獨沒有美國支援是成不了氣候的。

 九月中,臺北有人跑到北京替馬英九說項緩頰。有人說馬和李登輝、陳水扁不一樣,不會搞台獨。北京學者回答說,那就更不應該同意達賴訪台,否則豈不和李陳一樣?在北京看來,達賴事件的贏家為達賴,因為他達成了在「親中」的馬任內訪台目的,可以大搞國際宣傳。陳菊不知適可而止,走火入魔續搞熱比婭事件,從贏家成為輸家。馬從一開始就是輸家,不管他是要反將陳菊一軍或是要提升民調,還是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都讓北京對其信用大打折扣,嚴重損害了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些互信基礎。

月中,馬英九的種種作為表現,讓北京看得膽戰心驚。其應對突變的能力,民意支援度的低落以及達賴訪台決策的唐突,說明其缺乏戰略意識的大局思維。葉金川黨內初選落敗與雲林縣立委補選挫敗,凸顯了其領導統禦能力的不足,這些事情驗證了北京日漸升高的憂慮,即馬政權穩固性的不確定。這個擔憂就折射出北京在達賴和熱比婭事件中對民進黨的態度,將矛頭指向部分民進黨勢力,而非一竿子打翻一條船,因為中共和臺灣最大本土政黨間的矛盾宜解不宜結為上策,有必要和民進黨持續進行溝通交往。

 可以說,去年這時候北京對臺北當局多少還有期望,現在情勢已經改變,套句中共一位高層的話來講,就是解決兩岸問題要寄望於自身的實力。

2009/9/29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