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兩岸互信考驗的一年

(擷自馬英九的變與兩岸大勢一書;第一部分 : 在北京看兩岸關係P.159 陳毓鈞著)

日前馬英九接受亞洲金融時報訪問,媒體起先用馬說兩岸統一未來十年是關鍵,但後來馬透過發言人說明係用「數十年」而非「十年」。此一更正引起香港傳媒高度關注,但北京的反應卻是十分冷淡,涉台人士表示,馬不是講過許多次在他有生之年看不到中國的統一嗎?如同地方選舉失利後,台北傳出馬可能會調整大陸政策,北京涉台學者都說,依馬的行事風格,可能性不小。

 何以才半年不到,北京對馬英九的看法與評價轉向消極和疑慮,其關鍵在於八月發生的達賴事件,反對藏獨屬於大陸的核心利益,而馬不顧北京的重大關切允許達賴訪台。雖然由於台灣發生「八八風災」而隱忍不發,但雙方所建立的互信基礎已出現裂痕,所幸熱比婭事件沒有鬧大,否則北京已有不惜逆轉的決心。儘管北京中央以更多的包容和體諒來看待這件事,然大陸內部卻有許多的人很難咽下這口氣。

 接著,今年十月,被視為接近馬智庫的亞太和平基金會,和美國智庫CSIS進行研討,亞太基金會發表被認為代表馬政府觀點的與大陸進行政治對話的「三條件說」,其最引起北京高度關切的是兩岸政治談判要獲得台灣盟邦首肯。會後,基金會成員又對外表示,美國已擬好兩岸政治談判三階段路線圖,準備介入兩岸的政治談判,更令北京大感詫異。

 今年十一月,胡錦濤最倚重的智囊鄭必堅率領層次最高的涉台重要專家學者,赴台參加「兩岸一甲子」研討會,在兩岸互信關係出現陰影之際,有到台灣就近觀察一探究竟之意。結果他們發現,目前國民黨在理念方面已和此前大不相同。特別是經過和亞太基金會成員辯論後,大致有三個印象:一、一中憲法固不必說,甚至模糊化九二共識;二、中華民國有獨台化傾向;三、意圖將「擱置爭議」轉化為「法理現實」。這令大陸團員中有人感歎國民黨和民進黨愈來愈相似。

 兩岸互信心理出現陰影之際,美國因素又來攪局。歐巴馬訪中後,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跑到台北說,「中美聯合聲明」中所談尊重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並不涵蓋台灣,引起北京強烈不滿。隨後,薄瑞光又在美鼓吹對台軍售,雖說尚未最後定案,但時機敏感,北京態度強硬。據個人觀察,這次情況有些不同:一、大多專家學者,尤其具軍方背景的皆認為軍售問題已近三十年,今天中美台情勢皆已改變,這種既定模式不能再持續不變;二、源頭在台北,不能只責怪美方;三、內部有情緒認為台灣賺人民幣,卻拿去買美國武器以對抗中國,豈不是「養虎貽患」?

 第四次江陳會談在馬政府面臨困境之際完成,算是差強人意,但並不表示兩岸關係會有更大進步。因為台灣已進入到選舉的日程,內部政治對未來兩岸關係會造成什麼樣的不確定和不穩定狀態,誰也說不清楚,包括ECFA的最後結果。

2009/12/29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