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漢青兩岸基金會2012年終餐會暨頒獎典禮


主辦單位:漢青兩岸基金會
日期:20121214日(星期五)
地點:台北市福華飯店江南春

 漢青兩岸基金會於20121214日舉行年終餐會暨獎學金頒獎典禮,晚宴地點於台北福華飯店三樓江南春席開11桌。

 頒獎典禮及晚宴於晚間六點三十分開始,出席者包涵兩岸大陸研究學術界人士、媒體先進、各受獎系所所長及系主任、受獎同學、陳毓鈞教授之校友同學、及親朋好友等,晚宴氣氛十分溫馨與熱絡。

 漢青兩岸基金會創辦人陳毓鈞教授於宴會前致詞時銘謝這一年來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各界人士,更感謝各位對於漢青兩岸基金會的支持與鼓勵。並期勉在來年如景氣好轉,不排除加碼獎學金,讓現場氣氛沸騰致頂點。

 受獎同學們也十分感謝漢青兩岸基金會,並允諾會加以利用獎學金來更加充實自己,期許未來對於社會能夠盡一份心力,以報答陳毓鈞教授之恩。

 年終餐會於晚間九點結束,漢青兩岸基金會創辦人陳毓鈞教授於晚宴後謝詞於參予之嘉賓,更勉勵莘莘學子們在未來學業中有更好成績表現。
 

晚宴典禮流程:

一、漢青兩岸基金會創辦人 陳毓鈞教授致詞 

二、頒獎典禮:

第二屆林月娟廣告研究獎學金
本會創辦人 陳毓鈞博士為紀念母親 林月娟女士之於台灣廣告界的 
殊榮與貢獻,設立「林月娟廣告研究獎學金」。此項獎學金之頒
發,在於鼓勵國內廣告研究之傑出學生,提升青年學子對於廣告研
究之習興趣及研習功能。
頒獎者:趙守博 總統府資政
    吳東亮 台新金控董事長
出席受獎同學:游涵方 吳庭寬 溫千佑 王以萱 林宜柔 
沈家哲 李昀 莊承璋 劉建助 翁正浩 黃薈真 林凱乾 劉昭汝 
何婉寧

第四屆漢青大陸研究博士班獎學金
本會創辦人 陳毓鈞博士之「漢青大陸研究獎學金」此項獎學金之頒
發,在於鼓勵國內研究大陸問題之博、碩士班學生,提升青年學子
大陸研究之學習興趣及研習功能。
頒獎者:張鏡湖 中國文化大學董事長
出席受獎同學:林玉明 張廖年仲 朱駿 曹益愷 劉國儀

第四屆漢青大陸研究碩士班獎學金
本會創辦人 陳毓鈞博士之「漢青大陸研究獎學金」此項獎學金之頒
發,在於鼓勵國內研究大陸問題之博、碩士班學生,提升青年學子
大陸研究之學習興趣及研習功能。
頒獎者:蘇起 總統府資政
出席受獎同學:蔡健智 王柏期 徐于婷 黃奕鳴 林子超 劉世傑

第四屆 陳毓鈞博士法學研究獎學金
本會創辦人 陳毓鈞博士為回饋母校,並獎勵後進對於法律與財經法
律之相關研究,提升青年學子對於法律與財法問題之學習興趣及研功能。
頒獎者:張榮恭 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
出席受獎同學:劉佳欣 王俊怡 李詩涵

三、餐會
出席餐會嘉賓:
趙守博 總統府資政
蘇起  總統府資政
吳東亮 台新金控董事長
張鏡湖 中國文化大學董事長
張榮恭 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
紀欣  中國統一聯盟主席
周繼祥 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所長
陳明通 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教授
張麟徵 國立台灣大學 教授
吳德美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所長
寇建文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所長
吳東野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一所所長
陳一新 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 教授
王曉波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 教授
羅文坤 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 系主任
馮國豪 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 系主任

嘉賓不及備載

四、晚宴結束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民共何時黨對黨交往?


陳毓鈞
(此文章刊登於旺報2012年9月1日)
 蕭美琴、林佳龍等人以前都曾出訪大陸,現在成為民進黨重要人士後再訪大陸,除了見到中國的改變之外,由於身分的不同,更為受到重視,見到的人層次更高,視野當也會不同以往,對民共雙方人士對彼此的瞭解是一件好事。民進黨新任主席蘇貞昌也表示不排除訪問中國大陸,然而關鍵是以「黨主席」身份要進入大陸目前絕無可能。時下民進黨許多人往返兩岸,都是以黨員個人身份或是民間團體身分進出,而不能用政黨組織名義。

 蘇任黨主席之後,中共國台辦主任王毅曾表示,民共若要用政黨名義進行類似國共正式交往,民進黨必須修改台獨黨綱,放棄台獨主張論述。實際上,北京曾經嘗試過這種可能性。二OOO年五月民進黨執政,陳水扁任用唐飛任行政院長,並提出四平八穩的兩岸政策,北京以「聽言觀行」回應,緩和了兩岸局勢。扁就職後,黨內有人主張修改或調整台獨黨綱,而七月又將舉行全代會,因此提供了兩黨得以進行實際交往的機會。就個人記憤所及,北京給扁政府高層的訊息係,全代會若能調整「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論述,北京將會考慮黨對黨的交往。不過,民進黨全代會沒有做出修正黨綱動作,雙方因此喪失民共第一次和解的機會。

 隨後,陳水扁提出「兩國論」、「WHO公投論」、「廢統論」等等,兩岸關係轉向緊張,即連兩會交流都完全停擺。二OO五年國共實現和解,有「連胡會」、「宋胡會」,國共亦建立了黨對黨交往平台,扁政府內政纏身難解,及至二OO八年喪失政權。馬政府上台後,執行開放的兩岸經貿政策,北京自然對民共交流一事不感興趣了。

 不過,北京內部一直有人認為握有台灣百分之四十民意的民進黨是必須重視的力量,有可能仍要找機會溝通以化解差異。然而,今年總統大選,蔡英文否認「九二共識」又提出「台灣共識」,令北京不安因而加碼九二共識運作,增加了蔡的選舉難度。雖然蔡後來提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論」,但北京認定這是「不倫不類」的概念,因為是中華民國就不能是台獨,而蔡英文仍堅持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

 如今,蘇貞昌接任黨主席,在北京政治光譜上,蘇不是極端份子,歷練豐富,視野較廣。同時,民進黨內部主張要有務實開放的中國政策的人也愈來愈多,具現實主義性格的中共已開拓積極進行邀訪民進黨個人的工作。坦白說,這種持續不斷的和平理性的交流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至少可讓民共兩黨降低敵視仇恨關係。

 不過,何時民共可建立交往平台,或者蘇貞昌能夠登陸訪問,卻是一件高難度工程,因為雙方都有內部因素的制約,在北京反對台獨立場不會改變,在民進黨甚至對中華民國的接受度都爭論難定,而已建國百年的中華民國又如何能與近代中國歷史法統切割,在在考驗著兩岸的未來。

(作者為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客座教授)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2012年“漢青兩岸關係研究獎學金”頒發暨台灣問題研究獎

920日上午,由台灣學者陳毓鈞教授創辦的兩岸關係研究獎學金頒發暨台灣問題研究獎助捐贈儀式在我校舉行。原國台辦副主任、我校台灣研究院名譽院長唐樹備,國台辦政黨局副局長王小兵,市台辦聯絡處副處長魏國富;我校副校長喬東亮、研究生處處長王靜、科研處副處長張波以及台灣研究院全體師生出席了儀式。
儀式由台灣研究院劉文忠副院長主持。陳毓鈞教授為台灣研究院三位獲得2012年度“漢青兩岸關係研究獎學金”的研究生頒發了獎學金和證書,並向台灣研究院捐贈了十萬元人民幣獎助金。喬東亮副校長代表學校宣讀並向陳毓鈞教授頒發了感謝狀。
陳毓鈞教授在儀式中發言,表達了對兩岸青年學生加深對台灣問題研究的殷切期望。唐樹備名譽院長和國台辦政黨局王小兵副局長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陳毓鈞教授的學術造詣,充分肯定了陳毓鈞教授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過程做出的積極貢獻。喬東亮副校長在發言中代表學校對陳毓鈞教授、對上級領導部門的關懷與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同時也對台灣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奮鬥目標。


(頒獎照片)


陳毓鈞:有冷凍兩岸關係味道


旺報【特派員林琮盛、記者羅印冲╱北京-台北連線報導】921

馬英九總統前日提出國安人事大調整,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客座教授陳毓鈞認為,兩岸未來4年將走入深水區,現在卻換上兩位對兩岸事務沒經驗的人,擔任海陸兩會主官,似乎有冷凍兩岸關係、滿足現狀的味道。

他批評,海陸兩會的主官,除了沒有相關經驗,也沒這方面的墨水,學問底子更不足。兩岸關係慢慢走入深水區,有很多問題更敏感、更複雜、更需解決。陳毓鈞擔憂,大陸可能會解讀成,這是一種「冷凍兩岸關係」的動作,馬政府不想更進一步解決更多兩岸關係的困難和問題,「似乎滿足現狀就夠了」。

不過,淡江大學戰略所教授王高成認為,王郁琦和林中森是馬吳高度信任的人,足見兩岸政策仍是馬政府未來施政的重心;馬嫡系上任,為兩岸未來可能觸及政治對話或協商創造有利條件,至少會比賴幸媛時期有更好的可能性。

王高成表示,兩岸經貿協商逐步制度化,大陸方面可能已評估雙方進行政治對話與接觸的可能。首長換人後,讓兩岸政治接觸的條件更充足。

唐樹備:兩岸商談進程不變

 
中國時報【王銘義╱北京報導】921

馬總統重組國安團隊,決定任命林中森、王郁琦「老少配」接掌海陸,引起兩岸高度關注;大陸國台辦前任常務副主任唐樹備昨天說,台灣對大陸工作人事雖有變動,但兩岸兩會談判功能與商談進程並不會有變化。兩岸學者則認為,馬任命最核心幕僚金溥聰駐美,這項人事布局明顯是要強化台美互動關係。

唐樹備昨在北京聯合大學出席「漢青兩岸基金會」捐贈兩岸研究獎學金頒獎活動後,在受訪時發表前述看法。唐樹備說,兩岸商談將維持「先經後政」等進程,加以兩岸正展開ECFA後續商談,儘管調整人事,並不會受到影響。

從事對台工作卅餘年、與台灣藍綠政黨有廣泛交往的唐樹備說,他不認識林中森、王郁琦,對他們理念也不清楚,但他說,兩岸建立的「九二共識」基礎已深入人心,只要維持共識基礎,兩岸關係即可維持穩定發展。

對馬總統人事布局,「漢青兩岸基金會」創辦人陳毓鈞認為,馬英九在朝野亟待建立互信之際,突兀地宣布人事,且愈換愈沒有經驗,任命「沒經驗、沒底子、沒墨水」的人接任海陸兩會,顯然是有意冷凍兩岸關係。

海陸掌門人換將 學者:北京看不懂

 
VBS–20129
20日下午6:47

內閣改組重頭戲,主管兩岸事務的海基會跟陸委會同時換將,消息一傳出來,讓大陸方面,從官員、媒體到涉台學者,都感到驚訝;他們普遍認為,新任陸委會主委王郁琦經驗不足,對於馬總統下的這一步棋,大陸方面有點摸不著頭緒,只能先等著瞧。

兩岸事務內閣大換血,年僅43歲的王郁琦接掌陸委會,海基會董事長則是由很多人沒聽過的林中森接任,大陸涉台學者的第一反應是,看不懂。北大台研院客座教授陳毓鈞:「王郁琦換賴幸媛,北京更是感到非常地驚訝,特別是在兩岸關係方面,他是那麼的資淺,專業度是那麼的低。」

相對於學者直言,另一種說法,則是隨著兩岸經貿談判告一段落,海基會的階段性任務已經達成,現在兩岸關係已經由易變難、由淺變深,因此,馬總統才會派自己的心腹王郁琦,擔任兩岸協調者的角色。

北京台協會會長林清發:「如果王郁琦是總統府的發言人,就是直接由馬總統來…,後面來操作。」

台商樂觀期待,但立委諸公們說話,可就沒那麼客氣。立委丁守中:「王郁琦10多年前,當過我的法案助理,他是一個非常好的幕僚。」

立委蔡振元:「王郁琦出任陸委會主委,讓很多人暈倒,包括我在裡面,王郁琦說他會開飛機,我們期待這樣的金系子弟兵,掌控國安外交兩岸的關係,不要到時候搞飛機。」

馬總統出招,連台灣自己人都看不清門道,大陸方面更是摸不著頭緒;有大陸學者表示,現在大陸方面,對海陸兩會新掌門人的態度,只能是不積極、等著瞧。

打擊面精準 要讓日本感到疼


旺報【特派員林琮盛╱北京報導】2012918

釣魚台風波的緊張態勢日益白熱化,上周末舉行的《2012年南海能源論壇》中,大陸學者提出,對日本應實行精準的經濟打擊,削減日本仰賴中國的稀土資源;加強對美國的工作;並強化軍事準備,成為漁船或公務船進行保釣時的強大後盾。

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客座教授陳毓鈞提出,應學習鄧小平時期,中日談判友好條約過程中,派出數百艘漁船,圍著釣魚台12海里繞,用時間來拖,等待日本的回應。

大陸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學者全林遠則認為,解放軍盡可能避免打仗,但又得展示強硬姿態。過去以來,大陸都是非軍事執法力量在前,軍事力量在後。當前的關鍵點是,日本自衛隊敢不敢出手。若日方出手,中國軍隊肯定得上(戰場)。

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逸舟則提議,「多管齊下,逐漸加大對釣魚台的爭奪權和控制力」。

他說,軍事是後盾,外交經貿其他方向要齊步推進,採取經濟面的精準打擊。例如:中國單向對日本出口大量的稀土,進行配額削減,「讓日本感到疼」。同時,加強對美國的工作,表明中國並非要和日本打仗,而是日本把中國逼到牆角不得不做反應。王逸舟也認為,南海和釣魚台問題後,逼使中國將加大對海洋領域的投入,「這也是壞事變好事」。

學者捐百萬 助台灣勇士登釣島


旺報【特派員林琮盛╱北京報導】2012914

受日本國有化釣魚台的衝擊,保釣運動再次風起雲湧。為鼓勵台灣人勇於捍衛釣魚台主權,42年前也曾在輔大掀起學生保釣運動的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台籍客座教授陳毓鈞決定,他以個人名義提供100萬元台幣,資助拿中華民國國旗登島的台灣人。

陳毓鈞說,1970年初,美國政府決定把琉球和釣魚台的行政管轄權交給日本時,激發了當時美國和台灣大學生的憤慨。當時,在台大就讀的馬英九總統成為大學生保釣運動的一份子。

在輔大就讀大一的陳毓鈞,也在當年的保釣氣氛下,成為輔大保釣學運的其中一員。他們甚至計畫把抗議書遞交美國駐華大使館,引發校方和救國團高層的高度緊張。最後,遞抗議書的行動被當時救國團高層勸阻。

歷經42年,近期釣魚台風波引發東亞局勢的動盪。陳毓鈞指稱,沉寂已久的保釣運動,在日本國有化釣魚台後再次興起,激發了很多老保釣人士的情緒。

陳毓鈞說,看到近期的保釣行動,讓他不禁思考「我想能做什麼?」。他至今仍抱著前往釣魚台的期待。但由於行動不便,只好作罷。最後,他決定,提供台幣100萬元給台灣的保釣勇士,期待中華民國國旗能再次插在釣魚台上。

「這只是鼓勵能實現我年輕時夢想的人」,陳毓鈞說,若保釣勇士出海後,試圖登島若仍沒成功,他還是願意把100萬元拿出來,給後進的保釣勇士。他表示,此舉是為了要讓保釣運動提升到國家層級,表達這40多年來的一點心意,也讓台灣民眾了解,保釣之火並未熄滅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保釣是兩岸歷史和法理的責任

(此文章刊登於旺報2012年8月24日)  陳毓鈞


除非你是徹頭徹尾的台獨份子,否則不應反對兩岸共同保護釣魚台,不能讓它變成日本的領土。今天在台灣有人看到五星旗和青天白日共同插於釣魚台而認為被矮化說這是「中共統戰」。實際上,這是不懂近代中國歷史以及違背了中華民國憲法的精神原則。

曾考慮武力奪島

在台澎金馬具有建國百年歷史的中華民國,本身就是近代中國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迄今還在發展。二戰結束後,同盟國為懲罰日本侵略中國及發動太平洋戰爭,把日本從中國掠奪土地歸還中國,包括台灣及離台最近的釣魚台。國共內戰與冷戰開始,美國為了反共制中戰略,不顧中華民國政府反對把沖繩交給日本,並把離台灣宜蘭最近的所謂「釣魚台管轄權」交給日本。然後中日為釣島爭議時,美國就說它對釣島主權歸屬沒有立場,保持中立。

一九七O年代,中美和解,中日建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逐步強大,也介入了釣魚台主權問題。一九七八年中日談判合約,日本堅持釣島主權不肯讓步。鄧小平於談判觸礁時,發動二千艘漁船包圍釣島,日本在壓力下和中國達成擱置釣島主權爭議的和約。從此北京堅持擁有釣島主權就是根據此一和約。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雖然日陷外交孤立,但從未宣示放棄釣魚台主權。

一九八九年台日為釣島發生爭議,郝柏村任行政院長,台北曾準備萬一日本佔領釣島要用武力奪回。可是,李登輝後來竟以中華民國總統身分宣稱釣魚台是日本領土。

中華民國誕生於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憲法在大陸制定,國號、國旗、國歌仍沿用至今,即連倡獨的陳水扁都要向憲法效忠並說李登輝作不到的事他也做不到。同時,謝長廷還認為目前憲法是一中架構。現在,台澎金馬地區還在中華民國治下,憲法、國號、國旗都沒被廢掉,台灣國也尚未成立,台灣怎不是「中國」(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Republic of China」的國號中就有「中國」(China)兩字,若要將台灣和中國切割,那是違憲叛國行為。

行動護島是責任

中國共產黨成立於一九二一年,在中華民國治下。國共曾合作北伐完成中國統一。後雖分裂,但又復合,在中華民國政府領導下共同抗日成功。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退守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國號中亦有「中國」(China)兩字。開國後的中共從未說它是「蘇維埃」的一部分而是「中國」的一部分。過去六十多年,兩岸在國際上互爭「中國代表權」,於今尚未結束,各說各話但都說明一個事實,兩岸在歷史上和法理上無法和中國切割。

當然,目前兩岸尚未政治談判,也未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要求兩岸採取共同行動抗拒日本侵佔釣魚台,確有困難,何況還有台獨力量的牽制。不過,兩岸基於歷史和法理要求,並盡到憲法賦於的責任,必須向國際社會各自行動,使釣魚台不致淪為日本的領土。

(作者為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客座教授)

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釣島風雲再起,馬英九能如何?

(此文章刊登於旺報2012年8月11日)
   
    最近釣魚台風雲再起,有媒體在台灣進行調查,41%認為要用武力保衛釣魚台,然而亦有30%的人認為釣島不是台灣領土。這種現象同一九八O年代末期,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時全台敵仇敵愾要以武力保衛釣魚台的氣氛相較,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何以才二十餘年,台灣民情有如此大的變化?這是因為受到李登輝日式台獨主義的影響,加上陳水扁的去中國化政策推波,使得不少台民竟不想擁有數百年來就是宜蘭先民的土地和漁場。不過,稍感安慰的是,民調中有百分之五十多的人主張兩岸應共同合作開發釣魚台而不是和日本合作。

 眾所周知,馬英九在七O年代學生愛國運動中崛起,就是高唱保衛釣魚台,以及中日斷交時在機場以雞蛋砸日本特使推名而一舉成名。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今年保釣運動六十周年紀念會馬英九竟沒有出席,然他卻經常出席許多毫無意義的娛樂歡慶活動。雖然馬英九對釣島態度比李登輝、陳水扁強硬,也講了「寸土不讓」的話,但對日本立場仍不明朗,對自己的裡念堅持也有待考驗。

 馬英九在國內政治中最常被批評的就是用嘴巴講了許多,但卻如空中閣樓,以致被冠上「無能」封號。一個國家安全利益的保障不能光說不練,特別是需靠堅定的意志及具體可靠的行動。然馬最受詬病的人格特質就是見風轉舵、前後不一、軟弱怕事,何況在釣島問題上他還面臨三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就是美國因素。馬英九是個逢美必縮的親美派,特別是競選連任得到美國幫忙,而台灣安全又完全依賴美國。那麼,美國對釣魚台的立場係傾向日本,一旦有事還要動用安保條約。所以面對釣島危機時,馬能挺住美國壓力,確實保護中華民國的國家利益嗎?沒有涉及國家重大安全的瘦肉精美牛馬已大幅讓步,你能在釣島危機發生時對馬政府有信心?

 第二座大山是台獨勢力和日本的結合。台灣的台獨運動帶有濃厚的日本情結,有人甚至將日本當成祖國膜拜,完全忘記日本帝國主義屠殺台灣先民以及對台人進行不平等的殖民統治,如李登輝之流還認為釣魚台是日本領土。所以說,台日一旦為釣島衝突,必然會出現台獨與日本右派合作興風作浪,那麼馬英九有多少膽識能堅持釣魚台是中華民國領土的一部分,何況馬的第一任期內積極改善台日關係,企圖拉日本以牽制中國大陸崛起。

 第三座大山即是中國大陸因素。馬上台後,北京一再提出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但馬一直迴避。最近,越南窺伺我太平島,北京主張兩岸可以合作來捍衛中國固有南海領土,然台北卻宣稱絕不考慮和大陸合作來保護太平島。以此對照釣魚台問題,假若中日為釣島發生軍事衝突,而又有美國介入,那台灣該怎麼辦?如果台灣選美日一邊,北京能夠容忍嗎?馬英九能保證北京不會對台灣採取報復行動嗎?

 釣魚台涉及中華民族的利益,馬英九在連任演說中,不是已提出一個中華民族的概念嗎?馬的導師蔣經國(馬自己說的)在一九七O年代初期當中蘇邊境戰雲密佈之際,回答英國記者提問中俄爆發戰爭,台灣要如何因應。蔣回答說中國有一傳統,就是當外族入侵時,全體中國人會一致對抗外敵。釣魚台一旦有事,馬敢做這種宣佈嗎?全球中國人正等著看馬英九是不是蔣經國的學生?

(作者為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客座教授)

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馬英九的親美路線應予三思


陳毓鈞】(此文章刊登於2012年8月海峽評論)

  離開台北兩個多月,回台時馬英九已開始第二任期,不過,才一個月他的民望竟祇剩十五%,不滿意度接近七成,整個社會一片罵聲,即使是泛藍內部亦是批評不斷。我的直覺是對馬英九已非「恨鐵不成鋼」可以形容,而是進展到「痛恨厭煩」的地步。

  為何才以百分之五十一選票獲得連任的「老馬」會變成「跛馬」?時下的共識係馬要進行他所謂的改革,三箭齊發(美牛、油電雙漲、證所稅),但言行不一反覆、時機不對、方法紛亂、決策無感,形成「民無信不立」。後兩項事情涉及高度的專業技術研判以及社會整體深刻哲理思辨的層次,引起見仁見智的熱烈討論,是可以理解的。但馬政府引起廣泛民怨,則是領導力、判斷力、執行力的方法論問題。講得白一點,就是政治人物掌握風險與機遇的政治智慧和行事風格問題。

  令人費解的是美牛問題已有前車之鑑,何以會再鬧到如此愚蠢地步。處理美牛進口,世界上已有很多國家有例可循,關鍵是瘦肉精不是好事,有害國民健康。那麼政府就必須向美要求不要含有瘦肉精牛肉進入台灣,同時宣佈開放沒有瘦肉精的美牛進口,這樣一方面顧及人民身心,也給美國牛肉商機遇,區區的幾億美元貿易,有那麼困難嗎?如果連這一項台灣人民的關切,美國都不答應,那美國口口聲聲說關心台灣人民的生存與安全不是講假的嗎?

  上次美牛爭議中,政府將美牛進口和美軍售台灣掛鉤,我們早已批判其不倫不類。一個貿易問題怎會影響美國長久以來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安全佈署?尤其是在中國崛起美國再度重視亞太之際。馬政府上次沒讓美牛過關,美國有拒絕對台軍售嗎?實際上,美國沒有一位總統會做出完全不顧台灣安全的決定,因為台灣尚有美國牽制中國的價值。

  然而,馬政府沒學到教訓,為了讓美牛案過關,竟說出台灣的未來希望繫於美牛案表決過關。身為一個國家領導人,而目是一個不弱的經濟體,竟會說出如此沒有志氣和骨氣的話,將國家前途寄託在一個美牛法案。台灣真是那麼脆弱?區區美牛案就會壓垮台灣?那馬政府規劃的「黃金十年」,豈不謊話連篇?難道美國不和台灣簽自貿協定,台灣就一點辦法都沒有?

  坦白說,台灣過去十年尚有不錯的GDP,並非來自台美貿易成長而是兩岸經貿快速交流。特別是馬英九前四年,大陸儘量配合,多方讓利,馬才得以連任。可是,馬英九不思此途。在面對中美較勁時,就向美國表態效忠,瘦肉精美牛沒有勇氣擋,美國要賣二流武器照單全收,拿了大陸好處卻怕貼上「親中賣台」,完全是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之模樣。

  美國在美牛案中敢無視台灣民意,有恃無恐強壓馬政府,就是看透了馬英九個人的「親美拒中」意識。最近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動作頻頻,製造中國和周邊國家糾紛,想染指中國南海主權。大陸主張兩岸聯合捍衛南海主權疆土,但馬政府不敢吭聲。難道南海不是百年歷史的中華民國主權範圍?又日本近來在釣魚台問題上頻頻出擊,在大陸已積極對應,過去高唱捍衛釣魚台的馬英九,卻是悶不吭聲,懼美之外又怕日,兒皇帝心時展露無遺。

  看上馬英九親美又親日的性格,日本交流協會在台做了一項民調,有趣的是當問及台灣應該親近那個國家時,回答中國的為37%,日本29%,美國才15%。這個調查讓日本很意外,但卻具有重要意義。它說明台灣民眾已受夠了美國超級強權的霸氣,同時體認到了中國的振興以及美日國力相對式微的全球大勢。在胡錦濤時代十年中所形成的兩岸民間大交流形勢下,已有愈來愈多的台灣人認識到同文同種的兩岸人民確實可以形成利益共同體,進而建構互相保証安全的政治框架。易言之,台灣的安全不再是由美國來命題,而是要由台灣自己去追求並界定,美國霸權主義絕非台海和平的保障力量。

<作者係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客座教授 >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清史是外國史係數典忘祖


 陳毓鈞 (更新於海峽評論,二OO六年十一月)

 
庸人自擾 白費力氣

  台灣內部獨派人士最近在「去中國化」運動上又出新招,企圖在國史史觀上動手腳,主張將明朝以後的中國歷史劃歸為世界史的一部份,意即不屬本國史而是外國史。目的就是等台獨建國成功之後,所謂台灣國歷史就可以將清史和中華民國史掃地出門,然後連帶將清朝以前的中國歷朝歷史統統斬草除根,劃入外國歷史,以彰顯台灣史的「正名」。他們可以這麼做,但能夠完成嗎?依全世界史學界所建的共同史觀,以及社學科學界與人文科學界所建立的知識系統,他們不過是庸人自擾、白費力氣罷了。

  事實上,獨派人士的台灣史觀相當程度受到日本右派的影響。日本島國大和民族是少數最氣度狹小又不懂反省檢討的民族。日本天皇世系明明來自朝鮮民族,流有高麗血統,偏偏死不承認而且還特別欺壓輕視韓國人。明明侵略中國卻硬說「進出」;明明無條件投降,卻要說「終戰」;明明去侵略東南亞各國,卻要說去協助別人「現代化」;在南京屠殺中國人,硬是不認帳;世界各國都以漢文中國稱China,它卻偏偏創造自己獨有的「支那」,一種文化自卑心態形成的自負態度。美國打敗日本並佔領十年,日本到現在對美國是畢恭畢敬,抬不起頭,緊抱美國大腿,難怪日本有骨氣、氣節的仁人志士(少數)都說日本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台獨人士受此不正常心態之影響,可以說是台灣的悲哀!

  日本右翼深知大和文化之根來自秦漢文化,然卻不知漢民族的來源為何,足見其膚淺,也未得漢文化真傳。簡言之,漢族或漢人是以文化為構成基因而不是以血統血緣為構成因素,所以日本右翼才會說滿清統治中國是異族入侵,而漢人既非統治者,故屬於外國佔領,所以滿清史就成了非中國史。其實,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自有黃帝的部落以來,以中原黃河流域的華族、夏族為中心,另有北狄、西戎、東夷、南蠻等大族。長達八百多年的周朝,東周時期前有春秋時代,後有戰國時代。北方的燕、趙、魏,東邊的吳、齊,西邊的秦,南方的越、楚,都各有文化特色。據最近的考證,像古蜀的三星堆文化,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福建的古越(粵)文化,都存在三千年以上,而它們與中原文化(或稱華夏文化)都有交流往來。

各族文化交流融通於中國大地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帝國,行郡縣制度,統一文字、度量衡,雖十五年秦亡,但漢朝承繼其典章制度,並確立儒家為國家思想主流地位,文治武功達到高峰。而且漢祚長達四百多年,於是漢文化形成中國文化之代表,漢人和漢族的概念於焉形成。以後歷經三國、魏晉南北朝,雖有五胡亂華,但胡人最後都改姓換名,接受漢化。即使是外來的佛教,也和儒、道思想融合,成為漢文化之一部份。隋朝統一中國,唐朝繼之,在漢文化之基礎上,將之更發揚光大,創造盛唐文明,而有漢唐文化稱謂。五代十國,胡人等外族最後也都漢化,由北宋承之,宋朝文化還是秦、漢、唐之思想和制度的一脈相傳。雖有遼、金、西夏、蒙古之入主華北,最終還接受漢化,有相當部份成為漢人。明朝文化主要是承繼宋文化,滿清入關,統治中國,最終也是漢化而失其滿族原有文化,大部滿族也皆成漢人。孫中山倡五族共和,不獨尊漢族,就在於認識到各族文化在中國這塊大地上是互相交流而融通的。今天,台灣有人在血緣基因方面大作文章,探討台灣人是不是漢人?是不是荷蘭人?是不是南島民族?這些實是膚淺之至,無知之極!

  漢族(或漢人)是以文化來界定,非單純血統論。至於「中國」之概念則更早於漢族。殷商之後有夏朝,因之稱自己為夏族。《書經》記:蠻夷猾(亂)夏。《左傳》記孔子之言:裔不謀夏,罔不亂華。《說文》解釋說:夏,中國人也。何以?因「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華夏」之稱由此而來,華夏居中而四周為蠻夷,又稱中國,即中土之國。另外,中華的稱謂亦是源自華夏概念,含文化禮儀之邦之義。《書經》有中邦、中國之記載,《史記》亦用中國,《漢書》亦同。其實,早在戰國時代,孟子已說過: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就是說,中國即是周天子之國。《公羊傳》中說公羊有三義: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夷狄進於中國者則中國之。《漢書》更記:秦始皇攘卻戎狄,築長城,界中國。事實上,自漢之後,歷代皆有中國和中國人之記載。宋朝文天祥說得更直接: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也。易言之,中國是國家和國族之名稱,源遠流長,而歷朝之名如漢唐宋元明清,係政府之稱。改朝換代有如政府更迭,而由文化、歷史、地理、血緣等因素構成的國家和國族則永續長存。現代國際法將國家和政府作不同的法律界定,多少也是因此而來。

  四百年前,鄭成功對荷蘭的招降書中就寫著:台灣者,中國之土地,久為貴國所據,今余來索地,地當還我。明朝之際,正當歐洲民族國家興起之時,主權和領土觀念成為國際關係之主流。一六八八年威斯費里亞會議之後,國際法形成現代國家的國格地位以及互動行為之依據。十六世紀中西接觸之後,西歐各國即以China稱中國這塊大地,Chinese稱中國人。清朝時,華南一帶人民移民海外,有稱中國人、漢人、唐人、華人,外國人皆視之為Chinese。所以,中國是國家,清廷是政府,在國際法上是十分清楚明確的。明鄭降清後,清廷設官治理台灣,西洋各國皆視台灣為中國之領土,主權屬中國,治權由清廷負責。最明顯的事例為鴉片戰後,清廷開放沿海通商口岸,包括台灣淡水,都是用條約訂之。另外,一八七四年,日本藉琉球人為台灣原住民殺害,派兵船三千人攻打南台灣,即「牡丹社事件」。日本攻台之舉違背國際法,引起英美兩國關切,要北京總理衙門表態台灣是否為中國版圖,北京答以日本出兵未得中國同意,台灣當是中國版圖。隨後,英美各以外交和平軍事壓力逼日本退兵。日本心有不甘,自此即處心積慮想佔領台澎。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日本得逞,以《馬關條約》逼清廷割讓台澎。消息傳來,台民義憤,稱:台灣屬倭,萬姓不服,……而事難挽回,如赤子之失父母。在「圖固守以待轉機」無望之後,成立「台灣民主國」。在唐景崧以「總統」名義曉喻全台及外國文告中有言:照得日本欺凌中國,大肆要求;也有:如各國仗義公斷,能以台灣歸還中國,台民亦願以所有利益報之。足證中國之觀念早已深入台民之心,而更是世界各國之共識。

鄭經大召閩南漢人開發台灣

  荷蘭領台之前,澎湖已開發,台灣本島仍屬蠻荒狀態,原住民各族散居各地,係原始部落文化,無文明可言。荷蘭治台僅三十八年,是比較有系統開發台灣南部,但畢竟荷人甚少,最多時祇有二千二百人,其餘為原住民約十五萬人,早來台拓墾和商貿的漢人約十萬人。至於在投降荷蘭之前的西班牙,據有北部滬尾(淡水)更僅十六年,人數最多也祇有一千二百人。所以說,擬以基督教化台灣原住民的企圖終究難成。鄭成功率軍民來台之前,台灣南部已有漢人屯墾,顏思齊和鄭芝龍海上武裝貿易集團早在今雲嘉地區聚居成群,勢力龐大,有數萬人之多,形成北西、中漢、南荷鼎足而三的局面。一六二九年鄭芝龍被明廷招安內渡後,荷蘭人才逐漸進入雲嘉拓墾。鄭成功於一六六一年攻荷蘭人時,漢人也多居間內應,因為荷人領台之時,對漢人實施嚴苛的統治,比原住民還不如。

  明鄭經營台灣,設承天府(台南)為台灣首府,實行郡縣制度,係台灣首次有了明確行政局域,同時施行兵農合一制度,全力開拓台灣,並保障原來漢人及原住民之土地。鄭經時代,大量招徠閩南漢人來台開發土地,引進科舉制度和儒家文化,在府城建立全台首座孔子廟和學堂,首開漢族在台教化之始。鄭經之時,明鄭和清廷曾有十次議和,但皆歸失敗,主要原因之一為:明鄭堅持「須引朝鮮例,不剃頭,不易服」,但清廷認為台灣非藩屬國,「朝鮮係從來所有之外國,鄭代乃中國之人」。鄭經死後,鄭克塽繼之,不久即降清,清廷承繼在台之開拓教化。

  清廷治台之始於一六八四年設台灣府,統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隸屬福建省。又置台廈兵道及總兵,派兵防守。康熙初期,為防止台灣成為「亂藪」,行海禁以限制漢人移民。一七二一年朱一貴事件後,清廷接受施琅生前之議,於一七三一年解除移民攜眷或接眷之禁令。雍正時期除解除海禁外,復在南部增設三個分守縣丞,在北部增設四個巡檢。乾隆一朝,行政區域無大變動。到嘉慶十六年(一八一一年),設置噶瑪蘭縣(今宜蘭)縣治於五圍(今宜蘭市)。整個十八世紀,台灣人口激增,社會、經濟發展的面貌有很大改變,形成以漢族和中國文化(或漢文化)為主體的社會。據統計,清廷治台之初,漢族人口約二十萬人,到一八一一年(嘉慶十六年),已增至一百九十五萬人。至於原住民人口增長不多,有一原因係平埔族長期和漢人共居,接受漢化,其人口數不少是算在漢族裏頭,類似從前的胡漢融合,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組成部份。

  同治十三年發生日本侵占的牡丹社事件,清廷對經營台灣轉趨積極。清廷派沈葆楨治理台灣防務,沈藉機力陳調整行政區域之重要,於是進行大幅調整,增設台北府,轄淡水縣和新竹縣;改噶瑪蘭為宜蘭縣;至於原來的台灣府,除原先所轄的台灣、鳳山、嘉義、彰化、澎湖等四縣一廳之外,又將今屏東枋寮以南獨立成恆春縣;又東部地區設卑南廳,中部地區增設埔里社廳。經此調整,整個台灣地區形成二府八縣三廳。另外,清廷還命福建巡撫每年冬春兩季必須住居台灣。

  牡丹社事件後不到十年,發生中法戰爭。戰爭期間,法軍一度攻佔澎湖,又進攻基隆、淡水。事後,清廷愈覺台灣的重要性。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將台灣獨立設省,把台灣府和台灣縣改名為台南府和安平縣,台南府轄原來四縣一廳。另原台灣府變成管轄中部地區,轄苗栗、彰化、台灣(今台中縣)、雲林、埔里社廳等四縣一廳。台北府則增設基隆廳。為加強東部地區治理,將卑南廳升格為台東州,直屬省轄。沈葆楨治台時,大量招來閩南移民,開發台灣東部,漢人移民又現一次高潮。一八九三年,甲午戰爭前夕,台灣人口已達二百五十餘萬。

  台灣建省之後,劉銘傳成為台灣首任巡撫,台灣的早期現代化運動因而達到高潮。劉的最大成就在於鐵路建設方面,其餘如電報線鋪設,設立郵政總局發行郵票。另外,也設軍械局、電報局、煤油總局、輪船局、通商局以及台灣招商局等等,使台灣在清廷統治最後十年成為中國最現代化之一省,也是唯一對外貿易出超的省份。清廷割台,台民義憤,在「無天可籲,無人可依」情況下,成立台灣民主國,發表文告昭告天下:「台灣士民,義不服倭,願為島國,永戴聖清」。台灣先民奮勇抗日,抵抗日軍達半年,犧牲慘重也讓日軍吃足苦頭,但在孤立無援之下,終歸失敗。

台灣史係近代中國史重要部分

  實際上,台灣歷史若從明末算起,迄今四百年之久,其中二百多年是清朝統治開拓台灣的歷史。明鄭時期台灣還處於蠻荒原始狀態,有清一朝,台灣經過閩粵沿海漢人三次大移民之後,復以行政區域調整擴大,開闢山林,設立鄉鎮、縣市,施行儒家教化,建立以漢族和中國文化(或漢文化)為主體架構的社會,才能有後代子孫今日在台灣的持續生存發展。今天竟有人主張將清史列入外國史,這種抹煞復歪曲台灣歷史發展客觀事實的作法,能夠對得起台灣先民開拓台灣的汗水心血嗎?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將其列為本國史中的海外殖民史。我們亦不能將其視為外國史,而是本國史中一頁屈辱苦難的歷史,必須將之告諸後代,以示警惕。否則,我們怎麼對得起被日本帝國主義殖民殘酷鎮壓、迫害、殺戮的幾十萬台灣先民。日本據台五十年,台灣人口已達六百萬,日本人四十萬不到,卻佔有台北帝國大學學生數的九成以上。日本皇民又歌頌日人對台貢獻,但五十年才培養二個半的教授,這是哪門子的貢獻?應該說是作為農業基地的台灣人民奉獻作為工業基地的日本本國,去發動侵略別人的戰爭才是。總之,作為近代中國歷史中重要部份的台灣史,絕不能忘記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歷史,更是本國史的重要愛國主義教材。

美國、二二八與台灣


 陳毓鈞 (更新於海峽評論,二OO六年四月)

  二戰進行期間,美國遠東戰略小組於一九四二年提出一份備忘錄,主張戰後台灣應由「國際共管」。當時美國三大著名雜誌《幸福》、《生活》、《時代》都曾為文鼓吹此一主張,即台灣戰後不應該歸還中國。不過,此一主張和羅斯福總統對於戰後世界格局構想不同,羅斯福認為儘快打敗日本並使中國成為戰後美國在遠東的夥伴,應尊重中國對台澎領土的主張,因而有《開羅宣言》的發表。但是,台灣作為美國在遠東的戰略基地之設想,一直沒有從美國軍方腦海中消失過。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無條件投降,美國立即要求國府和中共組聯合政府,杜魯門還派馬歇爾到中國調處國共紛爭幾近一年,後以失敗告終。一九四七年始,國共內戰轉趨激烈,此時發生了二二八事件,由於冷戰開始,美國高舉反共大旗,自然不能不設想萬一中共獲勝,那台灣最好是掌握在美國手裡以圍堵共產集團的擴張。日本才剛投降不久,美國財政部就希望得到中國人在台灣的財政計劃情報,國務院給美國駐華使館的密電特別強調此事不能讓中國官員知道。同時,美國軍方也透露國務院要求駐華使館暗中探討台灣駐紮海軍的可能性。這些都說明了在二二八發生前,美國已十分關注台灣情勢。

  二戰結束,四十五萬日本人被派遣返日本,代之以七萬外省人到台灣,整個台灣官僚體系立即陷入管理困境,加上受到戰爭洗禮的台灣經濟,以及陳儀政府不明民情的失當措施,使台灣社會陷入混亂失序狀態。例如在一九四六年間,台灣物價平均漲了一百倍,民怨積累,終激起民變。相對地,對岸也好不到哪裡去,八年抗日以民窮財盡,國共又在大打內戰,中央政府根本無暇顧及台灣。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美國駐台北領事館於三月向國務院建議,由於台灣官民關係緊張,不如用聯合國名義進行干涉,並向中國政府保證,待出現一個負責任政府後,再行歸還中國。五月,台北領事館又向國務院提出備忘錄,認為局勢如惡化下去可能為共產黨所控制,因而對美國不利,為阻止此一形勢發生,台灣必須置於美國或聯合國監督之下。八月時,作為杜魯門特使的魏德邁將軍正在中國大陸訪問,特別轉到台灣進行瞭解,其在給杜魯門的報告裡說,台灣人多盼從日本統治枷鎖下解放而回到中國,但陳儀政府的腐敗造成了緊張情緒,現已有跡象顯示,台灣人民對美國監護或聯合國託管有可能接受。魏德邁的報告使美國軍方論點更受到鼓舞。

  美國人鼓吹「台灣託管論」引起南京的注意,對華府進行交涉。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上海新民晚報》報導,美國駐華官員曾和台灣民意代表密談,表示美國願意協助促成台灣託管並脫離中國。同時,《美聯社》也報導,由美國人所領導的台灣分離運動不久將提出要求,舉行公民投票,決定台灣歸屬。於此背景之下,接替陳儀的台灣省主席魏道明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分離台灣的企圖,中國堅決反對在對日和會上討論台灣問題,如果發生此種情況,中國人民將不惜為之流血鬥爭。隨後,美國駐台北領事館否認報紙的報導,並聲明美國不會介入台灣事務。

  二二八無疑是一件政治事件,但後代人卻要用「當代政治需要」和「意識形態信仰」來加以詮釋,以致有失真實和公平。例如美國遠東戰略小組成員之一的柯喬治,一向支持台獨運動,在其著作《被出賣的台灣》中,竟稱二十一師入台鎮壓,屠殺了十萬人,亦有人說二、三萬人或數萬人。實際是政府成立「二二八調查委員會」查明事件並賠償受難人士,卻祇有不到兩千人。實際上,白色恐怖被殺的本省人、外省同胞,是二二八的六倍之多,不少人將白色恐怖受難人士誤為是二二八受難人士。所以說,歷史不能僅憑口述,須有證據相互佐證,而故意誇大煽惑,那就令人不齒了。

  客觀地說二二八本身和台獨思想根本是兩件性質大不相同的事,只不過在美蘇冷戰興、大陸國共內戰、台灣吏治敗壞、戰後經濟蕭條、族群互信不足等種種因素之下,因緣際會地碰在一起,以致讓一些推動政治運動的人士找到藉口而加以演化運用,謀取特殊政治利益,造成事實混淆,人心懷恨,傷害內部凝聚甚大。

胡錦濤與漢武大帝

 
 陳毓鈞(更新於聯合報,二OO六年一月十六日)
  西方中國觀察家認為電視劇《漢武大帝》是在影射胡錦濤時代,果真如此,劇中漢武帝強調對付匈奴的戰略必須「主動先發、攻守易形、我進敵退」,可作為研判胡錦濤主導下對台政策之參考。

  胡錦濤接掌中共總書記後,以「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作為對台政策總方針,而且將台灣和台獨作重要切割,即「台灣不是問題,台獨才是問題」。他提出「四點意見」和「三個有利於」,明顯體現對台政策的核心在台灣人民。胡錦濤風格在於想到的就研究可行性,並積極去做,言行一致。二OO三年十二月他在北京見大陸各地台協會長,這是江澤民時代沒有的事;二OO四年五月訪視昆山台商,這次訪視廈門台商,以行動表明關切台商權益,拉近中共高層與台商距離。

  在內部有雜音之際,胡錦濤主張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前八條都是事關兩岸經貿與台商權益;然後「胡連會」達成國共歷史性和解,藉抗日勝利六十周年,宣布抗日勝利是由國共共同領導完成;舉辦台灣光復六十周年紀念大會,以及持續開放對台政策善意措施,都在爭取台灣民心。

  胡錦濤的另一特色是重實踐,他訪視廈門的另一要點是,福建會是未來兩岸經貿交往及農業合作重要基地。面對台獨,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法理台獨是底線。由於陳水扁在元旦談話中提出「新憲公投」,胡錦濤以中軍委主席身分訪視福建駐軍,是一種針對性警告;他在廈門發表力促三通直航談話,也是講給華府聽的,並刻意展現北京對兩岸關係的合理性及務實性。

政治解讀《漢武大帝》

陳毓鈞 (更新於蘋果日報,二OO五年十二月十日)

  今年初在大陸轟動一時的《漢武大帝》電視劇集目前還在台播映。此劇甫一放映,即受到大陸內部以及國外觀察中國事務的學者專家所注意。《漢》劇開拍於2002年秋天胡錦濤接任中共總書記和中國國家主席之後,完成於2004年夏天。胡接替江澤民成為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於同年9月中旬,2005年元月1日,中央電視台於每晚主要時段播兩集,共計58集。

  《漢》劇會引發政治聯想,首先是敘述未成年登基的漢武帝如何在竇太后(武帝祖母)的陰影之下,隱忍、學習、磨鍊、布局以逐步鞏固權力,養氣10年終於有成,對照中共現實政治,胡錦濤的10年養成,不是也有些類似之處?胡錦濤接總書記時並未接中央軍委主席,此事曾引起極大關注討論,到去年才正式接掌軍權。《漢》劇中有一段是描述竇太后交出虎符(兵符)給漢武帝之情節,過程生動,再一對照現實政治,豈不令人拍案叫絕?


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國內外有不少人都認為漢武帝是在隱射胡錦濤,是一部以古喻今的政治古裝劇。《漢》劇一開始便打出「他的國號成為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之字幕,很明顯地展現出一種民族主義的情懷。1990年代中,美日右派提出「中國威脅論」以圍堵中國,加上一些仇中事件(如反對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激起中國人的凝聚力,舉起民族主義大旗與愛國主義標誌在世界上頭角崢嶸。跨入到21世紀,中國快速崛起已經是一個國際現實。胡錦濤接任總書記和國家主席後,立即提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目標,號召中國人民追求民族振興與國家富強,即使是對台政策中,胡也把此一任務放在裡頭。

  漢朝初期長年受匈奴犯邊侵掠,不得已以屈辱的和親政策來避戰,連武帝胞姊南宮公主都不能免。劉轍悲憤,認為「漢匈必然一戰」才能徹底杜絕匈奴犯邊掠搶。因此,劇情花相當部分敘述漢武帝如何養馬、練兵、求利器、製兵器、通西域、平閩越、定南方等等事情,時機成熟便大舉動兵攻打匈奴,幾度北征令匈奴不再為害漢邊。漢武帝建立大漢帝國,聲名遠播,四方來貢,盛極一時。所以說當全球都在討論中國崛起之際,《漢》劇中所描述的漢武帝之雄才大略作為,不免引人想像,尤其是特別關注中國是否會挑戰美國霸權的美日右派人士。


令人懷疑意有所指

  「漢匈必然一戰」引起諸多想像,有人探討如果把漢朝喻為中華民族,那「現代匈奴」又是誰?北方的俄羅斯嗎?看來不像,因為中俄關係友好而且俄國也沒提倡「中國威脅論」。是美國嗎?不少人認為大致不錯,因為不少美國人千方百計在阻擋中國復興,又把軍力部署在中國沿海,但是美國並沒有侵略過中國也沒殘殺中國人。於是,有人指匈奴是日本,因為日本幹過類似匈奴幹過的事,也不肯對侵略中國悔過道歉,尤其右派當家做主之後,宣傳「中國威脅論」,挑戰釣魚台主權,想插手台海問題,引起胡錦濤第四代十分不滿,故現代匈奴當是日本。不過,亦有人認為現代匈奴是美日同盟,而台灣是「閩越國」,與匈奴決戰之前,必先平閩越國。

  一部歷史古裝連續劇竟引起諸多討論和聯想,確也不多見。然而,將主要劇情所顯現之意義,對照現實政治與形勢,卻又不能不讓人有所想像,思考其中所透露之訊息是否意有所指,還是純屬戲碼?

胡錦濤建構振興中華統一戰線

 
陳毓鈞  (更新於海峽評論,二OO五年十二月)
  胡錦濤接任中央總書記以及中國國家主席時的演說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提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宏遠目標。胡可不是隨便說說,而是以實際行動在做這一件事情,從不忘提醒小朋友、年輕人要完成中華民族復興,到激勵全黨同志以政策規劃從內政到外交,努力地來實行振興中華民族之目標。即使是對台政策,他也把此一目標放在「胡四點」裡頭,呼籲兩岸人民共同來實現此一偉大目標。

  「統一戰線」的概念、功能、作用、運作是共產黨組織理論的重要組成部份。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礎為「反帝反殖統一戰線」,第二次合作的基礎是「抗日救國民族統一戰線」,而且都完成目標。不過,由於國共打內戰,共產黨又說「武裝鬥爭、統一戰線、黨的建設」是共產黨打敗國民黨的三大法寶,所以因為冷戰反共國民黨就將統戰視為滲透、破壞、特務工作。實際上,統戰在大陸人民心中的概念是擴大合作、加強團結、服務多數。所以,從黨中央到各省、地方黨組織都設有統戰部,意即統一戰線工作是中國大陸的政治結構之重要組成部份。知道其政治意義的人,也才能正確地抓到中共重要政策之重點。

  台灣從國民黨時代到今日民進黨時代,由於反共教育影響,將統戰視為洪水猛獸。現在,國民黨等泛藍陣營已在進行調適,但民進黨等泛綠陣營仍將統戰看成滲透、破壞、情報等負面作用。當然,對台獨而言,他們會心生恐懼,但對大多數台灣人民而言,統戰是具善意的政策運用,所以水果免稅、航機飛越大陸領空、贈送熊貓、台生學費比照陸生等等,在北京眼中就是服務台灣人民的作為。十六年來,台灣從大陸賺取三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比台灣五十年來所累積的二千五百億外匯存底還多,難怪台灣不少人都說如果這是統戰,那統戰有什麼不好?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已具大國、強國的氣勢,不論經貿、外交、科技、文化、軍事等各方面都受到國際敬重,即連美國保守派都說面對中國崛起美國必須和其「全球共處」並加以調適。其實,胡錦濤在「抗日勝利六十週年紀念會」上已講得很清楚,一八○○年西方崛起,中國走向衰落,在這之前中國是領先的。經過一百多年列強侵略的屈辱歷史之後,中國現在開始要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或者說再崛起,因為中國已具備了可以振興民族以及追求國家強盛的基礎。

  胡錦濤第四代領導人都是中共建政以後,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一路受正規教育而成長的,在文革前夕都已完成大學教育,他們對於中國近代史都有相當程度的認識,建設新中國是一崇高理想。六○代年輕時都經過文革動亂,對革命激情主義的破壞性都有深刻體驗,故不易流入浪漫主義和激進主義的情境,講求務實主義的實際功效。九位政治局常委都具理工背景,受過科學教育,是中共建政以來最整齊的技術官僚隊伍。同時,他們也都想把文革失去的時間追回來,加速完成中國現代化之過程。

  胡錦濤建構「振興中華統一戰線」的大戰略係內外同時並進的。首先,在綠色台商許文龍發表「支持反分裂法、擁護胡錦濤主席」的聲明,以及連戰、宋楚瑜相繼登陸實現歷史意義的國共和解之後,兩岸關係有了突破性進展,證明胡所提出之「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之工作總方針是正確的。接著,北京一連串宣佈有利於台灣人民的新政策,釋放大量善意。然後胡錦濤在九月三日紀念抗日勝利六十週年大會上宣佈「抗日戰爭的勝利是由國民黨和共產黨領導的,一在正面戰場,一在敵後戰場」。易言之,是全體中國人民包括抗日愛國的台灣同胞在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動作。十月二十五日,北京更首度大規模且正式地在京舉行「紀念台灣光復六十週年」慶祝大會,將兩岸人心更為拉近。換言之,陳水扁政府不做,北京來做。讓全球華人看穿台獨真面貌,並唾棄其數典忘祖。

  其次,面對全球中國人期待祖國富強和恢復中華的心聲,第四代領導也是全力以赴。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二○○八奧運、二○一○世界博覽會、十一五規劃、神舟六號、探月計劃、太空站設置等等,都是讓中國人感到興奮激動的事情。有人預測按照消費者平價購買力水平,到了二○二○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當然,中國有十三億人口,生活、教育、文化水平有待改善尚多,仍屬發展中國家。但是,我們已聞到中華盛世的味道,全球中國人只要努力地團結在振興中華的統一戰線之下,飛龍在天之夢將可實現。

  還有,胡錦濤亦深知中國傳統文化「濟弱扶傾」之王道思想的可貴價值。胡在「九三講話」中向世界宣告中國基於自身歷史經驗,故絕不稱霸也不爭霸,中國將向世界做出更多奉獻,以維誰世界和平。今年九月中,胡錦濤在聯合國向大會演說中,宣佈免除三十餘窮國對中國的債務並讓其進入中國的貨品享有零關稅。此項義舉,獲得全球稱讚,因為連第一超強美國都做不到的事,中國做到了。十一月上旬,胡錦濤訪朝鮮和越南,受到盛大歡迎,北京宣佈除了加強合作之外,並給予這兩鄰邦更多的援助。尤其在北京鼓勵之下,平壤願意持續參加朝核問題的六方會談。在日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幾乎所有亞洲國家都同中國站在同一陣線上,也反對日本修憲擴軍和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除了陳水扁政府)。另外,胡也運用上海合作組織和俄羅斯及中亞各國維持良好合作關係;同時,中國與未來大國的印度和巴西兩國之關係更是與日俱增。美洲國家組織為美國所創立,但目前卻反美情緒高漲,有些已傾向中國。至於非洲國家組織早已和中國稱兄道弟,而伊斯蘭世界對中國好感比美國要大許多。孫中山早已說過,中國一旦富強要去濟弱扶傾,而不去欺負別人。循此道路前進,中國之再興指日可期。

怎能祭拜殘殺先民的兇手


陳毓鈞 (更新於蘋果日報,二OO五年四月七日)

  台聯黨主席蘇進強率團參拜日本靖國神社,讓人錯愕也令人悲憤。日本靖國神社是明治維新(一八六八)以後,日本採行軍國主義路線,進行對外侵略政策,其派往海外的皇軍陣亡後,他們的遺靈被供奉的地方。
  如今,台聯黨不知是有心還是無知,竟然去參拜曾經殘殺台灣先民的日本神社裡的日軍靈魂,不僅讓台灣人民蒙羞,更是侮辱了台灣先民。台聯黨應說清楚,講明白,蘇進強要向台灣人民公開道歉,並辭去黨主席。

  日本明治維新後,第一次對外用兵就是台灣。一八七四年日本利用琉球人在台灣為原住民殺害,問罪清廷要替琉球人討公道,於五月派兵三千在今恆春登陸,進攻牡丹社、仔角社等原住民部落。後以原民抵抗,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楨率兵船來台,後有英美兩國抗議日人侵台,日軍難以得逞,於十二月初完全撤出台灣。但清廷在息事寧人之下,竟承認日本為琉球出兵係「保民義舉」。此後,日人對台灣的野心更為強烈。

台民曾無外援抵抗日軍

  一八九四年七月,日本乘朝鮮東學黨之亂,進攻駐朝鮮清廷軍隊,從而發展成為中日甲午戰爭。日本戰勝中國,清廷在德、法、俄三國「干涉還遼」下,被迫割讓台澎。消息傳到台灣,台民憤不服倭,在丘逢甲、林朝棟、劉永福、唐景崧、林維源領導下,成立台灣民主國,發布獨立宣言,向國際社會請求主持公道。唯帝國主義強權政治時代,台民得不到正義援助。本來兩江總督張之洞積極援助台民,但日本透過外交手段施壓清廷命令張之洞不得援台,台民雖無外援卻英勇抵抗日軍。

  一八九五年五月底,日軍從基隆登陸,除台北不戰而降外,劉永福黑旗軍、台民義軍、留守清軍則和日軍血戰半年。從新莊開始,桃園、新竹、大湖口、苗栗、彰化、八卦山、嘉義、雲林、布袋嘴等地,日軍都遭遇頑強抵抗。其中日本還曾透過英國人勸降劉永福,為劉所拒。

  最後,民主國已不可為,劉永福恐日軍屠城台南,經台南仕紳勸說潛至安平港,乘英國商船內渡廈門。十一月十八日,日軍宣布全島底定。此次戰爭,日本遠征軍司令能久親王(明治天皇胞弟)戰死。據日本文獻記載,台軍陣亡約七萬八千人,日軍戰死約四千人,但「患病」者達二萬七千人。目前,這些日軍遺靈不少供奉在靖國神社。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前三十年是極其殘酷的,台民被捕、被虐、被殺的不計其數,規模較大的鎮壓就有宜蘭、雲林、大坪頂、大稻埕、嘉義朴子、羅福星、歸式場、林少貓、北埔、東勢角、大湖、南投、六甲、新莊、焦吧年等事件。

  對原住民有霧社、北勢、馬利哥灣、奇那之、太魯閣等大圍剿,還有震驚世界的「霧社事件」。曾任民政長官的後滕新平就承認他任內至少誘殺一萬六千人,更遑論其他的鎮壓了。後十五年,日本採取較懷柔的「皇民化」政策,但卻不准用漢文,講漢語(閩南和客家語),最後還要迫漢人改日本姓。雖然地上武裝抗日運動消失了,但地下抗日活動一直沒有停過。

該請台灣英靈移出神社

  日本殖民者和一些皇軍的遺靈不少都供奉在靖國神社,台聯黨去祭拜他們,到底為什麼?蘇進強說歷史仇恨要化解,但他為什麼不問日本到現在還沒向殖民台灣、殘殺台民以及慰安婦和軍夫道歉呢?為什麼日本人不像德國人對二戰等的侵略罪行作出十分真誠的反省與悔過呢?學習德國人把「不允許納粹軍國主義」寫進憲法呢?亞洲所有國家反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是因為神社內迄今仍供奉二戰後東京國際法庭所判定的九大戰犯遺靈。中、朝、韓、菲等國都要求把他們移往別處,但日本一直拒絕。台聯該做的是要日本將二萬八千台灣英靈自靖國神社移出,讓他們回家,他們靈魂才能獲得自由。

給台灣人正名


 陳毓鈞 (更新於蘋果日報,二OO四年十二月十八日)
        近來,由獨派人士所倡導的「台灣正名」運動,其中的一些訴求引起北京官學界人士的高度關注。譬如有人認為漢族和中國人並無必然關係(指從民族觀念認知),也有人認為在台灣的漢人和在中國大陸的漢人不一樣(指從血緣關係認知),更有人主張台灣民族和中華民族無關。


中國概念歷史溯源

  另外,在政治上為了「去中國化」,一些政治人物認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亦有人說台灣人是華人而不是中國人。因此,確有必要對漢人(漢族)、中國、中國人的歷史來源作一探討,因為筆者擔心若此一議題朝兩極化發展,很可能形成兩岸衝突的因素之一。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政府,漢朝承繼其遺產,並確立儒家為國家思想主流地位。由於漢祚長達四百多年,於是漢文化形成中國文化之代表,漢人與漢族概念於焉形成。

  以後二千多年來,不斷有非漢族的胡人(通稱)加入中華民族的熔爐。但最重要的是,他們大多接受了漢化,也成為漢人。因此,具有人文與社會科學知識的人都知道,漢族(或漢人)是以文化來界定的,而非單純血統論。

  再說,中國之概念則更早於漢族。殷商之前有夏朝,因之稱自己為夏族。《書經》記:蠻夷猾夏。《左傳》記孔子之言:裔不謀夏、罔不亂華。《說文》解釋:夏,中國人也,何以?因為「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華夏」之稱即由此而來,意即華夏居中而四周為蠻夷,又稱中國,即「中土之國」之義。另外,「中華」的稱謂亦是源自華夏的概念,含文明禮儀之邦之義。《書經》中早有中邦、中國之記載。


國際法上界定清楚

  自漢朝開始,官方文書皆有關於中國之記載,《史記》、《漢書》、《唐書》、《宋史》、《明史》莫不皆然,而且還出現「中國人」之概念。《漢書》記:秦始皇攘卻戎狄,築長城,界中國。宋朝文天祥講: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明朝鄭成功給荷蘭的招降書說:台灣者,中國之土地。寫《台灣通史》的連雅堂稱自己是中國人。孫中山在海外推行革命運動也是以中國人自居。日據時期,台灣抗日志士羅福星、蔣渭水、林獻堂等人莫不都以中國人立場反對日本異族殖民統治。

  十七世紀,西方崛起,興起民族國家,國際法形成現代國家的風格地位以及互動關係之依據,強調主權與領土之重要。當時中西接觸後,西方即以China稱中國這塊大地,也有用直接翻譯的「Middle Kingdom」。清朝時,華南一帶人民移居海外,亦有稱漢人、唐人、華人,外國皆以中國人(Chinese)概稱。可以說,中國是國家,清廷是政府,在國際法上的界定是十分清楚的。

  更進一步地說,中國為國家和國族之名稱,源遠流長,而歷朝之名號如漢唐宋元明清民國,係政府稱謂。改朝換代有如政府更迭,而由文化、歷史、地理、血緣、語言、文字、宗教等因素構成的民族和國家則永續長存。


中國觀深植台民心

  明鄭降清後,清廷設官治理台灣,西洋各國皆視台灣為中國之領土,主權屬中國。最明顯事例有二:一、鴉片戰爭後,清廷開放通商口岸,包括台灣淡水,都是列強和清廷用條約定之;二、一八七四年日本藉琉球「牡丹社」事件派兵三千侵台灣南部,美英兩國外交抗議日本入侵中國領土,並加以干涉,日軍不得不退。甲午戰後後,在列強暗助日本下,清廷割讓台灣,台民義憤,誓不服倭,對外發表獨立宣言,成立「台灣民主國」,電告各國曰:「日本欺凌中國,大肆要求」,並呼籲「各國仗義公斷,能以台灣歸還中國,台民亦願以所有利益報之」。足證中國之觀念早已深入台民之心。因此,能說中國人的後代不是中國人嗎?

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馬政府的無能無感與無知

     
陳毓鈞

(此文章刊登於2012710日中國時報)

  在北京看馬英九連任後台灣政局發展,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不敢相信。易言之,即使像中共這樣高度權威的政黨,在決策和執行時,都不敢和民意對抗,亦即必須有所調整或讓步,避免激化社會內部更多矛盾,抓多放少。然而,馬政府在民意強烈反彈下,卻三箭齊發,執意攻堅,方法錯亂還自許為「改革」。大陸官員說天天高唱改革開放的中共,做事一定遵循「鄧小平三原則」:一、摸著石頭過河,二、能抓老鼠就是好貓,三、穩定壓倒一切。在北京學者眼中,馬這幾項的「新政」皆違背了上述三原則。

 最令北京不可思議的是才以過半選票獲得連任的馬英九,在無重大國內外危機(如八八水災)之際,才五個月,民望竟跌至二成以下,清廉自持的馬竟和貪腐成性的陳水扁,民調差不多,令大陸人士嘖嘖稱奇。究竟是孰令致之,答案恐怕是在馬英九個人身上。台灣內部對馬的批評責難不乏深刻嚴厲言論,都各有依據,各有見地。

 從早先的「無能」到「無感」,到最近的「無知」,都指出了問題的核心,即國家領導人的人格特質所致。簡單說,就是「智仁勇」的要素:政治人物有沒有知識作決策判斷,有沒有感同身受的心理品質,有沒有承擔重大事件的責任歸屬。

 馬政府被貼上「無能」標籤,其源有自。第一任期內,處理自然災害的能力及二○○八年大選時所規畫的政經社目標都跳票,政績不佳就反映在馬長期低落的民調上。在這次號稱「改革」的三箭齊發中,馬政府再度陷入「無能、無感、無知」的連環套中。以美牛案為例,既不能感受人民對瘦肉精的不安,又沒有能力向美力爭不要有瘦肉精的牛肉,而且還無法掌握檢驗含瘦肉精牛肉的作業標準,既不能向美據理力爭於先,又找邦誼、安全、自貿協定、免簽等等理由壓迫民意於後,最後還說出台灣前途希望繫於美牛進口,國家領導人如此沒有志氣和見識,實為人民之不幸。

 政府依需要調漲油電價格以及增稅,本來就是執政者的權限與責任。但最重要的是要選擇時機的適當性以及方法最少困擾性,避免政策令出多門。馬政府無視全球經濟發展的困境及其帶給國內企業和個人的沉重負擔,不去體察人民節衣縮食的窘境,還在強辯物價沒有飛漲。大學生為了省錢吃一個便當,馬英九卻說為何不吃兩個。身為總統對民生疾苦白目到此地步,夫復何言?

 去年下半年歐債危機已經出現,美國復甦不如預期,日本更是跌入谷底,包括大陸的金磚四國經濟發展也開始趨緩。不過,執政已經三年半的馬政府,為了對抗在野黨的「十年政綱」,竟搞出「黃金十年」。目前,全球經濟危機加重,台灣各項社經指標直直落,「黃金」已成「黃土」。然而馬英九卻還在推銷「黃金十年」,但一面講黃金一面又要人民準備過苦日子。其無知後無感,令人難以置信。

(作者為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客座教授)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政治對話 兩岸現暫無緊迫性


2012-06-16 01:20

旺報

【記者慶正/台北報導】

 江陳八會即將在台北登場,究竟總統馬英九第二任期的兩岸關係將如何穩定發展?常與對岸接觸的學者和官員認為,中國大陸雖期待兩岸政治對話,但大陸似乎已看清大局,知道欲速則不達,兩岸都認同政治對話現在無急迫性。
 漢青兩岸基金會、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合辦第一屆漢青大陸研究博士生學術論文研討會,昨天在台大國發所舉行。陳毓鈞教授、台大副校長包宗和、社科院副院長林惠玲、國發所教授陳明通、文大陸研所副教授龐建國、師大政研所教授范世平與會,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應邀致詞。

 張顯耀強調,馬總統第二任期的兩岸關係,會依據台灣主流民意,決定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走向。

 下屆大選主要議題

 雖然會中多篇論文都預期兩岸政治對話難度大,但期待對話的壓力將愈來愈大,且會成為下屆總統選舉關鍵議題,不過經常和大陸官員接觸的台灣學者和官員都認為,兩岸雙方目前都認同政治對話沒有急迫性。
 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龐建國指出,大陸已經知道總統馬英九的個性和政策立場,而且總統也不是個「會脫軌的人」,因此大陸領導人現在給人的感覺是「淡定」,已經看清大局方向,認為「時間在他們那邊」,雖然對兩岸政治對話還是有所期待,但處理相關問題已經較為從容。

 經常和對岸接觸的高層官員也認為,透過兩岸工作平台,大陸官員坦承兩岸政治對話現在「一點急迫性也沒有」;因為經過4年的和平協商,他們清楚台灣民間和民意狀況,也有「比較正確的體會」,知道「欲速則不達」,雖然難免有期待,但已不會急躁。
 
    台立場「先經後政

 此外,相關官員也強調,政府「先經後政」的立場很清楚,對政治協商「從來沒有急迫的壓力」,也不會因為外界壓力而「壓迫自己去談(政治協商)」。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方夏文化交流協會”簡介


方夏文化交流協會” 簡介

        ''方夏文化交流協會''(方夏是中國的別稱)系在民政部登記註冊的民間社團,以獨立身分對外進行活動。

        協會旨在推動對外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文化。通過組織有關單位和人士開展中華文化領域的學術和交流等活動,增進與海外文化研究機構的聯誼和交往,擴大海外各界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前外交部副部長、駐日本大使徐敦信(協會主要發起人)任榮譽會長,前外交部副部長、駐美國大使周文重任會長(兼法定代表人),副會長由前駐荷蘭、匈牙利大使朱祖壽和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執行長李義虎擔任,朱祖壽大使兼任秘書長。

        協會會員目前有60餘位,其中外交部退休大使和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各30餘位。專家學者分別來自全國台灣研究會、全國台聯、社科院台研所、中國文化發展促進會、軍事科學院、現代國關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上海國研院、上海東亞研究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理事會為協會執行機構,由10位退休大使和5位學者組成。

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漢青兩岸基金會和漢青獎學金


漢青兩岸基金會和漢青獎學金


    漢青兩岸基金會係由台灣資深學者陳毓鈞教授(字漢青)於20117月創辦、其宗旨為:

1、為兩岸和平發展貢獻一份心力;
2、鼓勵兩岸青年學生投入兩岸關係與中美關係研究;
3、完成陳毓鈞先生父母生前在兩岸高等學府設立獎學
金的遺願。

    基金會成立以來,不定期在台灣和大陸舉辦兩岸論壇,同時跟相關媒體如台灣旺報、海峽評論等,舉辦相關活動。

    目前,基金會在台灣8個與大陸研究相關的研究所的碩士班、博士班設立"大陸問題研究獎學金",每年13個名額;在大陸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及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設立"漢青兩岸暨中美關係研究獎學金", 每年21個名額。獎學金的獲得者將有機會參與更多的兩岸交流和學術研究活動。

基金會部落格
http://hanchinst.blogspot.tw/

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第一屆漢青大陸研究博士生學術論文研討會:


第一屆漢青大陸研究博士生學術論文研討會:
馬總統第二任期的兩岸關係展望

會議主旨
2008年後,隨著馬英九總統知兩岸開放政策,台灣與中國的政經發展已臻至新的局面,在2012總統大選後,順利連任的馬政府將會在第二任期如何作出更穩健的政策決定,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等不同層面進行對等溝通,將會為兩岸帶往何種未來?此應為現階段我國應予重視並加以深入研析的主要課題。為此,漢青兩岸基金會與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秉持著促進兩岸和解、增進兩岸交流合作的理念與精神,舉辦此一學術研討會,希冀在不斷變化的東亞情勢中,透過理性而深刻的慎思明辨,溝通對話,在學術場域開創的公共討論空間,尋求兩岸未來的可能與出路。

合辦單位 漢青兩岸基金會
      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會議時間 民國一O一年六月十五日 (星期五)

會議地點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300會議室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辛亥路與復興南路側門入口右側第一棟)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民間高期待 迫兩岸進入深水區

  2012-04-23 01:00 旺報
【特派員林琮盛/北京報導】
針對兩岸政治談判,台灣抱持戒慎恐懼心態;台灣又期待,獲得更寬廣的國際空間。但大陸學界已日漸形成共識:台灣想要國際空間,卻又避諱兩岸政治談判,彼此相矛盾。在政治談判前,台灣想參與國際組織,「大陸只能按個案處理」。
 上周末,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和漢青兩岸基金會共同舉辦「下一步如何走:台灣選後的兩岸關係」研討會。會中邀集了北京各界重量級的涉台和國際關係學者,大陸國台辦和外交部官員也現身與會。
推文化互動醞釀互信
 馬總統連任後,兩岸民間都期待未來四年,兩岸關係能有更好的進展。但在會中,大陸學者多認為,兩岸民間的高度期待已經開始造成執政當局的壓力,這種壓力又與兩岸關係
進入深水區,相互矛盾。
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長謝郁說,台灣大選前,在高度宣傳下,兩岸民意對未來四年的兩岸前景抱持高度期待,進而對雙方執政當局形成壓力。學界或公權力部門都在設法降低這樣的高期待值。
 她認為,政治上,大陸不要(對台灣)有太高期待。基本仍以深化經濟交流、推進文化互動,為政治對話醞釀互信。
高期待和深水區的矛盾,體現在台灣國際空間問題上。
 北京清華大學國際戰略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楚樹龍說,台灣官方的態度很清楚,未來四年不會有政治談判。這也是美國所接受的。但台灣卻又渴望國際空間。他反問:「這(國際空間)不是政治議題嗎?」

大選後 陸更關注民進黨轉型


2012422日刊登於旺報)
旺報【特派員林琮盛╱北京報導】
儘管民進黨在總統大選失利,但其下一步動態,卻牽動著大陸涉台學者的關注焦點。不少大陸涉台學者認為,對民進黨的轉型「不需要寄望太高」,甚至要讓民進黨挫敗幾次,才會認知到其台獨路線已不符合時代趨勢。

由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和漢青兩岸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下一步如何走:台灣選後的兩岸關係」研討會,昨日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舉行。

會議邀請30多位包含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北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的涉台和國際關係學者,及國台辦官員和大陸外交部官員與會。
針對兩岸關係走向,北大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認為,日前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和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時,提出的「兩岸同屬一中」,具有實質意義,那是比「九二共識」更高的意涵,是後ECFA時期兩岸應當關注的。

關鍵路線問題沒處理

本次會議聚焦在兩岸關係的下一步。但不少大陸學者卻對民進黨的轉型興致昂然。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副祕書長楊立憲直言:「對民進黨的轉型不能寄望太高」。

她表示,從敗選檢討來看,民進黨仍決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正視自己的台獨問題。儘管蔡英文和陳菊都提出要務實處理兩岸關係,但關鍵的路線問題卻沒有處理。
楊立憲甚至說,民進黨若要徹底轉型,只靠這次敗選是沒辦法(調整),還得再敗上幾次,才會真正服氣。

長期研究民進黨的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創院院長徐博東也認同,不要對民進黨的轉型或調整寄望過高。

他從策略、政策和路線等三個層次分析說,民進黨對兩岸的策略調整相當靈活,最難的是涉及意識形態的路線調整。

除非再敗選才會務實

徐博東觀察到,目前民進黨已把激進台獨放棄,改採漸進式台獨,或政經分離策略,透過開放和大陸進行經濟交流合作,避免台灣經濟邊緣化,讓台獨有一個更好的經濟基礎。但在政治上仍不退讓。

他認為,民進黨的路線調整仍不可能放棄台獨立場,至少看不出來要修改台獨黨綱。徐博東附和楊立憲說:「除非2016年再敗,才可能促使民進黨一些人呼籲調整路線的聲音,逐步壯大」。 剛從台灣參訪回京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英津則從比較政黨的角度說,民進黨的轉型是遲早的問題。因為,全球各國的社會民主黨都是從原先理念型政黨轉向務實性政黨。

他說,這些原本是理念價值高於一切的理念型政黨,為了能在民主選舉中生存,開始逐步調整理念,走向實用主義。無論是英國工黨、德國社會民主黨或義大利的政黨都是如此,「民進黨也跳不出這樣的規律」。

“漢青獎學金”在京頒獎&未來兩岸關係研討會舉行


漢青獎學金”在京頒獎

2012423日刊登於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421日電(記者李煒娜)由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和台灣漢青兩岸基金會共同主辦的2012年度“漢青獎學金”頒獎儀式,21日在北京大學舉行。
漢青兩岸基金會由台灣著名學者陳毓鈞教授於20017月創辦。目前,基金會在台灣8個與大陸研究相關的研究所設立了“大陸問題研究基金會”,每年資助13名台灣學生。在大陸的北大、清華、人大以及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設立“漢青獎學金”,每年資助21名大陸學生。此次是首次在北京大學給大陸獲獎同學聯合頒獎。 “除了物質上的資助,基金會還推動兩岸青年學生的互訪交流,希望通過接觸交流增進認同”。

未來兩岸關係研討會舉行

2012423日刊登於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421日電(記者李煒娜)“下一步如何走:台灣選後的兩岸關係”研討會,21日在北京大學舉行。來自兩岸的專家學者匯集一堂,共同探討兩岸關係在未來4年的走勢和關鍵突破點。研討會由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和台灣漢青兩岸基金會共同主辦。
台灣學者陳毓鈞表示,兩岸關係的大交流現狀與兩岸大力推動密不可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贏家是兩岸民眾。未來4年,除經貿、文化、旅遊等領域的持續深入交流,兩岸關係下一步需要循序漸進,在開啟政治談判方面有所進展。目前,商籤和平協議還需積累互信,不過,相關議題可先開啟,比如說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等。
全國台研會副秘書長楊立憲認為,未來4年,兩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經濟方面,優先考慮ECFA後續協商以及相關協議的落實,鼓勵台商多參與大陸現代化建設;深化兩岸文教交流,台當局應著手在教科書上的撥亂反正;建立政治互信方面,可以考慮先成立和平發展委員會等。
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長張冠華說,ECFA的商簽對未來4年的文化、政治領域的協商和談判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沒有政治互信,兩岸間的經濟互信也很難完全實現。在深化文化交流、累積政治互信的過程中,可以藉鑑ECFA的經驗,研究在前、協商在後,在“先行先試”的特區積累經驗。
人大教授黃嘉樹指出,未來兩岸關係步入深水區,其結構性矛盾將會凸顯,過去“協議拉動型模式”可能會讓民眾無感。兩岸關係要“鞏固深化再創新局”需要解決好“橋”和“船”的問題,增進互信,加強溝通。政治互信和經濟互信對於兩岸關係而言是“鳥之兩翼”,缺一不能行遠。因此,兩岸都需為累積政治互信、開啟政治談判,營造氛圍、不斷推進。

台灣選後的兩岸關係研討會召開&“漢青兩岸暨中美關係研究獎學金”頒獎



2012425日刊登於北京大學校報)

本報訊421日,由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和台灣漢青兩岸基金會共同舉辦的“下一步如何走:台灣選後的兩岸關係”研討會在北京大學新鴻基樓舉行。

研討會就兩岸和平發展、民進黨轉型、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兩岸政治關係和未來四年兩岸關係的前景與可能遇到的障礙做了深入探討。與會者普遍認為,過去四年兩岸和平發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兩岸在經貿領域的合作成就巨大。和平發展的成果主要體現在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建立了政治互信,應當進一步鞏固“九二共識”,並將其製度化、法律化。有些學者則認為,“九二共識”內容不夠具體,界定不清,因此需要有超越“九二共識”的東西,來進一步深化兩岸對“一個中國”的認識。就最近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國兩區” 問題,部分學者認為,它比“一中各表”有進步,但雙方仍存在結構性矛盾,有些矛盾是60年來積累起來的,不是一下就能解決的。

對民進黨轉型和兩岸關係發展的形態和方式等問題,與會者發表了不同意見。此外,與會者還就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兩岸文化教育交流,以及台灣的國際空間等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
與會者普遍認為,未來四年既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黃金時期,但也是更加敏感和棘手的時期。大陸方面應當堅持對台政策創新,更系統地提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論述。

最後,台灣漢青兩岸基金會創辦人、前中國文化大學陳毓鈞教授和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教授分別進行了概括和總結,陳毓鈞表達了自己對中國和平統一的樂觀願望。李義虎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一道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為中國和平統一找出一條合理的路徑。

漢青兩岸暨中美關係研究獎學金”頒獎

2012425日刊登於北京大學校報)

4
21日,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和台灣漢青兩岸基金會在北大秋林報告廳舉行2012年度“漢青兩岸暨中美關係研究獎學金” 頒獎儀式。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獲獎學生和我校部分師生參加了頒獎儀式。該獎學金是由前中國文化大學陳毓鈞教授在海峽兩岸的著名高校中設立的,用於鼓勵和支持兩岸青年學子進行兩岸關係的研究和中美關係的研究。

2012年度“漢青兩岸暨中美關係研究獎學金”頒獎儀式在北大舉行


2012424日刊登於北京大學新聞網)

4
21日,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和台灣漢青兩岸基金會在北京大學秋林報告廳舉行2012年度“漢青兩岸暨中美關係研究獎學金”頒獎儀式。 “漢青兩岸暨中美關係研究獎學金”是由前中國文化大學陳毓鈞教授在海峽兩岸的著名高校設立,用於鼓勵和支持兩岸青年學子進行兩岸關係的研究和中美關係的研究。它為促進兩岸青年學生的學術交流和了解、促進兩岸關係的學術研究起到了積極作用。 “漢青兩岸暨中美關係研究獎學金”每年頒發一次,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之間輪流舉行頒獎儀式。頒獎儀式由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教授主持。

陳毓鈞教授首先致詞,他希望兩岸著名高校的青年學子,投身於海峽兩岸關係和中美關係的研究中,增進兩岸青年的交流和了解,為中國的和平統一大業做出自己的貢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陳岳教授宣讀了三校的獲獎學生名單,並由陳毓鈞、國務院台辦秘書局局長楊流昌和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李逸舟分別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獲獎學生頒獎。來自三校的獲獎學生代表分別發言,他們對陳毓鈞教授設立這一獎學金並積極推動兩岸青年學子的學術研究表示感謝。他們從自身的學術興趣、學術成果等角度,闡述了對兩岸關係和中美關係的認識,並提出了兩岸關係研究和中美關係研究在當下的重要意義。

最後,李義虎代表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和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向陳毓鈞教授贈送了紀念品。全體到會嘉賓及獲獎學生在國際關係學院大樓前合影留念。
外交部港澳台司副司長劉勁松,國務院新聞辦六局副巡視員寇琪,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陳岳教授,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會長、北京市台辦原副主任曹居京,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原副秘書長、黃埔軍校同學會原秘書長韓元秀作為嘉賓出席了頒獎儀式。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獲獎學生和我校部分師生參加了頒獎儀式。
北京大學港澳台辦主任夏紅衛在歡迎午宴上致詞,並會見了陳毓鈞教授和校外有關單位的領導。

同日,由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和台灣漢青兩岸基金會共同舉辦的“下一步如何走:台灣選後的兩岸關係”研討會在北京大學新鴻基樓舉行,研討會圍繞“下一步如何走:台灣選後的兩岸關係”這一主題,就兩岸和平發展、民進黨轉型、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兩岸政治關係和未來四年兩岸關係的前景與可能遇到的障礙做了深入探討。